中國電子商務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在推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電子商務不僅行業自身交易額快速增長、用戶數量顯著增加、規模迅速擴大,同時還改變了傳統企業經營管理的模式和生產組織形態,優化了傳統產業的資源配置和運營管理,因而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有步入大規模發展的可喜趨勢。如此形勢下,包括五金機電及相關行業的眾多中小企業也加快了信息化的腳步,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營銷方式。
今年4月,國家工信部發布了《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翻兩番,突破18萬億元。經常性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達到中小企業總數的60%以上。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宣布今年將在全國組織開展以"攜手同行,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信息化推進活動,針對中小企業開展大規模信息化培訓、政策宣講和案例宣傳,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的動力和能力。
電子商務平臺在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展市場以及創新經營模式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許多五金機電中小企業嘗試電子商務獲得甜頭之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眾多中小企業蜂擁而上爭搶網絡市場份額的現象。
雖然眾多五金機電中小企業紛紛試水電子商務,客觀上促進了電子商務行業的繁榮,讓許多電子商務平臺也獲得了快速發展、提升服務的良機。但從五金機電企業自身來講,不論是發展環境如何利好的領域,若無"量體裁衣",進行必要的考察斟酌、反復驗證,而只一味地跟風盲從,或許一時間能收獲較好的效果,但缺乏嚴謹的考察和規劃對于企業長久發展來說是比較危險的。
據悉,自2005年啟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至今,已走過6年多時間,雖然這些年有關部門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動和支持力度很大,但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層次不一,加上企業之間、地區之間以及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致使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仍然不高,仍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對于電子商務以及企業信息化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如何用好信息技術為企業創造價值還不清楚,這需要有關部門通過典型示范、技術支持和方法指導等方式進行長期引導。
盡管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但五金機電中小企業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則不可操之過急,不同的企業在定位、資金、技術、規模、核心競爭力以及目標客戶群都有所區別,對信息化的需求層次也不盡一致。而且與五金機電行業相關的電子商務平臺也是層出不窮,其提供的信息化服務也各具特點,企業若照搬信息化經驗,盲目跟風不僅收效有限,而且浪費資源。
機電在線小編認為,一方面,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反復考察,選擇最適合自身的電子商務平臺。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量力而行,切莫只顧廣撒網,而忽視做精做強。
上一條:未來我國機床面臨的風險
下一條:自主創新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