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和衛星:資產注入將是關鍵
5月7日,工信部發布了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我國要形成航天器制造、發射服務、應用設備制造和衛星運營服務構成的完整產業鏈。
目前,雖然我國航空航天制造業還剛剛完成產業初期的布局,離產生實際效益還需時間,行業整體估值偏高,但國家在致力于調結構的過程中,航空裝備制造業仍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航空產品作為高附加值的產品,是未來最具潛力的市場;同時,隨著我國北斗導航衛星的正式發射,已實現軍民兩用技術完美結合的衛星產業,將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重點關注北斗產業,東興證券指出,在我過“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北斗衛星導航應用被列為優先發展行業。目前,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擁有十三顆在軌衛星,到今年年底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覆蓋中國及周邊地區,正式提供服務。各地方政府也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經濟的增長點,加大扶持力度,對此,自身具有技術資金優勢的上市公司將會首先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如合眾思壯(002383)在上海設立分公司,北斗星通(002151)在江蘇設立北斗星通汽車電子園??春弥袊l星(600118)、華力創通(300045)、國騰電子(300101)和中海達(300177)。
資產注入將是關鍵,國金證券(600109)指出,無論是航空裝備還是衛星產業,都是依托軍工體系完成的。由于國家現在“保民生”的戰略,大規模的投入已經不現實,對于軍工資產上市融資的需求也就越來越緊迫,因此,預測未來更多“優質資產的注入”將會是資本市場的一大“盛宴”。
高鐵:動車需求或將大幅提升
《高速列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將“以高速鐵路體系化安全保障技術、高速列車裝備譜系化技術、高速鐵路能力保持技術和高速鐵路可持續技術為重點,以高速列車譜系化、智能化和節能降耗技術為核心,完善、提升并基本形成我國高速列車相關關鍵技術及重大裝備體系?!?/FONT>
同時,《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機車貨車和城市軌道設備都提出了要研發滿足國際市場不同需求的產品。鼓勵企業通過聯合開發合資合作人才交流兼并重組等多種方式與國外企業和研發中心進行大力合作開拓海外市場,將有助于拓展成長空間。
招商證券(600999)表示,《規劃》提出要完善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制,開發適應高寒高熱高風沙高濕廣域等不同系列的譜系化動車組。截至2011年我國已投入運營的高速列車共計786標準列,《規劃》預測“十二五”期間,動車組需求約1000列以上,如果鐵道部改革順利,高鐵和城際建設順利推進,預計需求很可能超過該預測。
重點推薦中國南車(601766),公司擁有全球技術領先的高速動車組研發制造基地,其制造的CRH2型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是第一列國產化動車組。公司2012年4月17日公告,公司近期簽訂總額約33億元的若干項重大合同,約占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的4.0%。2011年年報披露,報告期間,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07.11億元,同比增長23 .92%,其中,動車組板塊實現營收約211億元,同比43.74%。
智能裝備:未來五年有望年均增長25%
智能制造裝備通常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的統稱,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裝備產品上的集成和融合,體現了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要求。
智能制造裝備的水平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范疇,尚屬比較新的概念,是高端裝備制造業中唯一尚未被市場充分認識的金礦。
據銀河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市場對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四大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但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尚未認識到位。預計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在未來 5-10 年內將獲得高速成長,未來五年有望實現年均25%以上的增長。
中郵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十二五”期間,將重點發展面向航空航天、船舶、發電設備制造業需要的重型、超重型數控加工機床,多軸聯動及復合加工機床,高速及高效加工機床,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等。值得注意的是,下游產業因規模擴大所帶來的巨大需求將長期支撐整個產業的盈利水平。建議重點關注5只智能制造裝備股:秦川發展(000837)(齒輪磨床、龍門式車銑),沈陽機床(000410)(金屬切削機床,數控機床)、昆明機床(600806)(臥鏜式加工中心、數控落地銑鏜床)、華東數控(002248)(編碼器、高速精密機床主軸等)及天馬股份(002122)(短圓柱滾子軸承、鐵路軸承)。
海洋工程裝備:行業進入黃金發展階段
3月22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提出,2015年,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20%;2020年,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以上。
據此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海工裝備市場規模將擴大6倍,行業復合增速將達46%,行業進入黃金發展階段。
華泰證券(601688)表示,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淺水油氣裝備的自主設計建造,此外,海上風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初步實現產業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等海洋化學資源開發初具規模,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不過我國海洋工程制造業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產業發展仍處于幼稚期;核心技術依賴國外;尚未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制造能力,基本處于產業鏈的低端;配套能力嚴重不足,核心設備和系統主要依靠進口;產業體系不健全,相關服務業發展滯后.
方正證券(601901)表示,從公司層面看,按前景、彈性、業績3大條件:第一,公司海工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未來發展前景好;第二,海工業務占比較高,或正在進行產能投資,3-5年后海工業務占比將達到較高水平;第三,公司當前的其他主業業績較好,或將出現業績反轉。重點推薦三大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振華重工(600320)、潤邦股份(002483)、中集集團(000039)。